一是要注意捂的尺度,捂不是衣服越多越好,只需穿点厚实的衣服即可,就像前面的那位阿姨,全天都捂着,这就不对了,因为中午的时候毕竟还是热的,如果捂着出了汗,此时更容易感冒。所以,这个捂是有尺度的,首先是衣服不能太厚,其次气温低于15度时一定要捂,超过15度就要适当减衣。也就是说,中午气温超过15度,就要将厚实的衣服脱下,早晚凉了,就要及时穿上,应当随着时间来调整,不能太教条。
二是注意捂下不捂上,捂脚不捂头。老百姓有句俏皮话,“烫不死的屁股冻不死的脸。”说的是人体不同部位对冷热感受、耐受都不 一样,需要不同对待。比如我们的头部,就非常耐寒,除了冬天或者是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,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保暖措施。为什么呢?因为在中医看来,头部是“诸阳之会”,诸阳就是所有的阳经,我们知道,在人体的十二经中,有六条是阳经、六条是阴经,而头部是“诸阳之会”。
南方很多地区,光着脑袋过冬的大有人在,甚至在北方很多地区也很常见。
有句俗话叫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。寒之所以由下而起,按照中医的说法,是因为“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”。阴脉,即指足三阴经,就是说,这三条阴性的经络不但起始于足下,而且还在人的脚底汇聚。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,不但容易出现“寒从脚下生”的现象,而且还会出现“脚冷冷全身”的现象。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,脚离心脏比较远,身体能量和养分不能及时输送,且双足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,因此保暖功能差,容易出现足寒的情况,特别是那些体质虚寒的人,下肢无一例外都是冰凉的,像两根冰棍一样。因此骨豁、关节,尤其是裸露的踝、膝关节等地方要保护好。所以建议鞋子还是穿得暖和些,宁可热了,别冻到脚。春捂,捂在脚上。